

金鸡电影创投大会·制作中项目(WIP)单元于2021年正式启动,广泛征集已开始拍摄或处于后期制作的未公映电影项目,以“金鸡报晓”为名,聆听电影新作的“初啼”。制作中项目(WIP)单元通过系统的产业评审、专业的市场对接和精准的资源匹配,为处于关键成长期的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中国电影新力量完成从创作到市场的关键一跃。
2025年金鸡电影创投大会·制作中项目(WIP)单元自6月26日启动征集以来,共征集107部作品。历经初评、复评等多轮严格公正的评审,最终8个项目入围“终极路演”,3个项目入围“特别关注”。其中,《好喝酒馆》《落水天沉落去》《清水落大雨》《我的名字》《沃野》5个项目为导演长片首作,既是青年影人向产业“投石问路”的有力回响,也是金鸡创投对电影新锐力量的真诚回应与坚定托举。此外,纪录片《会有下个春天》《一路长安》的入选,也展现出金鸡创投在扶持多样叙事与人文表达上的开阔视野。
《我的名字》作为从2023年第五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主单元」15强脱颖而出,并入选“豆棚后期合作项目”、完成第二届样片实验室创作试炼的项目,完整经历了从发掘到孵化的全流程培育。如今,导演黎静将带着更进一步的成果“重返”金鸡创投舞台。
WIP单元终极路演TOP8入围
及特别关注项目

今年,金鸡创投制作中(WIP)单元邀请导演李少红,导演、编剧、制片人尹力担任主评审,鲍德熹、杜江、王竞、谢瑾、应旭珺、游晓颖、张珂、赵小丁、周新霞担任终审联席评审,陈彩云、顾闻、刘辉、彭瑾、尹一伊、左衡担任选片委员。主评审和终审联席评审将从终极路演入围项目中讨论投票选择两个荣誉,选片委员则通过产业放映与映后对谈,助力项目接受更多关注和推介的目光。
从评选到投资,从制作到宣发等全产业链,制作中项目(WIP)单元评审团全程护航,他们将倾力陪伴每个“新人佳作”的从0到1,走实成长的每一步,直至作品真正走入市场。
制作中项目单元
评审阵容公布

终极路演TOP8入围项目·推介语
1.《好喝酒馆》
项目介绍
小城里36岁的亚森经营着一家冷清的酒馆,沉迷于长诗的他过着清心寡欲的单身生活。离婚不久无奈成为女招待的哈丽达,想方设法招徕客人,赢得了亚森的好感,两人成为朋友。
前夫伊斯试图与哈丽达复合,到酒馆软硬兼施,却因为哈丽达的一顿毒打,奇迹般地变成了“好人”。这时候哈丽达对亚森的情谊开始趋于爱情,独身惯了的亚森却笨拙地阻止着,这伤了她的心。
最终,哈丽达将要远走他乡,本可留住她的亚森只是袖手旁观。哈丽达离开后,一阵孤独感向亚森袭来,他甚至跟长诗里的一对恋人相遇了。
青年导演艾麦提·麦麦提的长片首作,由王红卫监制。
评审评语
少数民族题材的爱情喜剧电影。以漫画感的人物群像,生动有趣的生活故事,带点荒诞的喜感,折射出独特的社会氛围和情感表达。既有属于生活的灵动细节,也有很多诗意的留白,令人耳目一新。
影片完成度较高,影像风格自然淳朴,精妙的场面调度、诙谐的节奏感与恰到好处的音乐烘托,无不体现出导演的成熟与才气。整部影片宛如一支圆舞曲,旋转中优雅而自信——个人风格与美学价值在起点就已被确立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可以清晰感受到导演的野心,以及对自身审美风格的强烈掌控力。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影像,就是一种气质。
2.《会有下个春天》

项目介绍
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父亲,为救身患罕见病的儿子而自学制药,向命运发起挑战,希望能打破儿子疾病活不过三岁的“魔咒”。这不是堂吉诃德挑战风车的故事,这只是一位最普通的父亲,心怀绝不可熄灭的信念,与儿子的小小生命一同不断创造的奇迹。本片旨在关注罕见病家庭的日常以及求医和治疗的困难,聚焦基因药物在国内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的同时,也希望展现相濡以沫的家庭成员们各自重获第二次生命的蜕变,期待片中主角不畏艰险、勇于担责和充满生命力的故事能影响和激励正身处困难痛苦中的人。
本片是在国外屡获短片、纪录片奖项的青年导演陈昱璁和赵雪丛联合导演和拍摄的纪录片作品。
评审评语
非常特殊的视角,非常特殊的人群,一个“极其疯狂”的父亲,事件和人物本身具有的强烈命运感,已经足够满足一个优秀纪录片的前提条件,具备天然的戏剧张力和社会话题度。影片难得没有渲染苦难或抨击制度,而是从“人”本身出发,用镜头看到偏执也爱子心切的父亲,看到默默付出的母亲,看到与病魔抗争的一个最普通的家庭。镜头记录下真实的力量和最后带来的希望,已经足以令人动容。
两位导演在拍摄素材量和时间上下了功夫,以家庭影像纪录的方式,从第一人称叙事的结构开始,用冷静克制的表达展现出人的生命力和身处困苦中的人们,具有较高的传播潜力和价值。
3.《夸夸我》

项目介绍
柱子是一个内向、害羞甚至有些自卑的孩子,他尿床、背不出诗、不敢直视喜欢的女孩初月。然而,当他看到同学因拾金不昧受到表扬,尤其是初月注视光荣榜的眼神时,他内心萌发了强烈的渴望,他也想被认可,也想在她面前“像个英雄”。这种渴望驱使他走上了一条幼稚却真挚的“赚钱之路”。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个孩子的故事,更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它让我们回想起那个物质匮乏却精神丰富的年代,回想起那些为了一颗糖、一句表扬、一个眼神而拼尽全力的瞬间。我们希望观众能在柱子的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那个笨拙却勇敢、孤独却执着的孩子。
影片改编自邢健导演的真实经历,是他继《冬》、《冬去冬又来》屡获国内外奖项之后的第三部长片作品,由《拨浪鼓咚咚响》的导演白志强监制。
评审评语
这部小成本作品在体量上虽显克制,却牢牢把握住了影片的质量,体现出创作者的关心。导演以平静而真挚的笔触,细腻地讲述了孩子深重的内心世界,对童年时代的社会生活细节、少年心理过程的刻画情真意切,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也激起了观众心中对自己成长情感的悠长回访。
影片叙事流畅生动,影像具有质感,朴素外表下蕴含着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真实力量,展现出创作者在有限条件下仍能保持纯粹表达的艺术勇气。影片生动的搭建了一个孩子们的旧日世界,不矫情不煽情,小演员的表演尤其动人。
4.《落水天沉落去》

项目介绍
“落榜联盟”乐队在老校长六叔公的安排下,将要在同学的升学宴上演出。本想借机展示下失意者风采,排练却被各种打断。失落烦躁的长发少年们索性开着鬼火摩托来到河边消暑,清凉的河水似乎让他们暂时忘掉了刚才的不快,他们肆意打闹,而鼓手肥明却另有心事,因为他弄丢了他的长发。他害怕被队长阿邓发现自己弄丢了“团魂”,但乐队中有人发现了这一秘密。
闭善益导演“两个星期即兴拍摄”的长片首作,影片由侯克明监制。
评审评语
影片聚焦“落榜联盟”乐队的成员,以新颖的选题,独特的少年意气,构成别样角度的青春片,体现出当下少年的风貌,充满了浓郁的岭南风情。
影片在专属个人回忆中,追寻过往美好时光,风格自由灵动,青春片的格局与古今两种音乐元素形成精巧叙事,和当代青年观众可能产生强烈共鸣。
5.《清水落大雨》

项目介绍
故事围绕生活在上海的李清水倒叙展开,通过八个章节再现了她人生的重要时刻。清水在父母持久的争吵中长大,早早立下不婚之志。父母离婚后,她从浙江老家到上海读大学,毕业后留下工作,和长她几岁的张生相爱,很快定下婚期。
清水对母亲的叛逃眼看就要成功,母亲却在婚礼前夕查出宫颈癌晚期,很快去世。清水对结婚的日子只有一个要求:不要下雨。但结婚当天,迟到的台风带来了整日的暴雨。
从未有过的孤独感,浸润在婚后的生活中,如上海四季的水汽,连绵不断。在拥挤的一室一厅公寓里,37岁的李清水又住在了自己不愿回去的地方,活成了母亲的模样,她想从这里再次“出逃”,然而最像她的那个人已经不在,故乡也无法抵达。
赵浩导演的长片首作,改编自王占黑同名中篇小说,由马伊琍、宋宁峰、杨皓宇等主演,法国著名摄影师阿涅丝·戈达尔担任摄影指导。
评审评语
影片聚焦于40岁女性的处境,将清水落雨的天气意象与主人公的内在情绪交织在一起,情感表达极为动人而珍贵。影片对母女关系的描摹比较精准,情绪和情感的捕捉细腻深入,母女俩互为镜像,传达出情感的羁绊和无奈。影片展现出导演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使作品带有鲜明的情感厚度与思想张力。
影片视听语言完善,镜头调度与设计出色,画面色彩丰富,情感表达细腻且深刻,演员的表演对人物塑造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虽然目前只有20分钟片段,已经呈现出导演叙事的稳定节奏和成熟独特的风格美学,让人对完整作品的走向与深度充满期待。
6.《我的名字》

项目介绍
在陈念娣18岁生日那天,她拥有了独立改名的权利,她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名字。可是,改名之路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顺利。因为父母不同意改名,她只能从家里偷偷拿改名字需要的户口簿和出生证明。好不容易拿到了改名需要的材料,来到派出所,却因为改名理由不充分被驳回申请。恼羞成怒的阿娣,为了符合改名理由里“因名字造成精神伤害”的标准,甚至到精神病院,谎称自己有精神病,希望医生给她开个精神伤害的证明。不仅一连串的改名努力都化为泡影,阿娣在学校里原本名列前茅的成绩也遭遇了滑铁卢,暗恋的男生似乎和别的女孩也有着说不清的暧昧。
在阿娣艰难的改名之路中,也和一些奇怪而温暖的人产生了更深的交集,拼死维护自己夸张头发的杀马特青年阿天,一口东北口音的胖女孩晓萱,还有阿娣熟悉又陌生的妈妈.....
金鸡创投15强、样片实验室入围作品,黎静导演长片首作。
评审评语
真实新闻改编,小而精巧的现实主义题材,风格化很强的残酷青春片,以一个女孩寻求改名的小切口,去书写女性如何找回主体性的过程,折射出当下在偏远地区仍存在的“重男轻女”观念,是近年来女性叙事的佳作。
无论是从调度还是运镜手法氛围,影像都流露出稳健与诗意,整体气质安静且内敛,有着海岛般的气息与低气压飞行般的韵律感。 尤其影片含而不宣的反抗气质,不需大张旗鼓的宣示,便已通过细腻的影像语言完成表达。导演以克制的形式承担情感与立场,使作品在静默中保持力量。那些未被说出的话,透着自反性更是对陈念娣的温柔祝福。令人印象深刻。
7.《我心光明》

项目介绍
张喜平是一位先天性失明的陕西农民,靠沿街叫卖鸡蛋为生,一卖就是40年,成为古城西安一道特别的风景。
张喜平像常人一样对亲情、友情无比珍爱,对爱情也有着无限向往,青年时期不顾父母反对,执意收养了捡来的女婴。为了养活女儿,他挎上更大的担笼去西安坊上卖鸡蛋。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他以惊人的毅力踏出了一条往返六十公里的卖鸡蛋之路,公交司机、警察、企业家、饭馆老板、坊上住户…都成为张喜平这条路上的见证者。
电影改编自西安盲人张喜平的真实事迹,由其本人出演男主角,由张国栋导演、芦苇监制,德国摄影师卢茨·赖特迈尔担任摄影指导。
评审评语
温暖现实主义之作,质朴的表达,可爱的人物,真实有力的中国人,非职业真人原型出演,既有纪录影像式的剧情,又展现出强大的人物命运感,更是一段极为珍贵的影像记录。
影片每一场戏都充满张力,戏剧氛围浓烈而精准,足见导演对情境与人物的把握。频繁出现的特写镜头在放大人物感受的同时,又与纪录性本质形成了某种耐人寻味的暗合。亲近又疏离。
导演与非职业演员的合作带来了一种天然的真实感,使人物的境遇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这并非来自他们作为“特殊群体”的身份标记,而恰源于那种平凡却具有通感的情绪共振。带来朴素的感受,又延伸出近乎“崇高”的体验。
8.《沃野》

项目介绍
马良的爷爷马鸣,始终守着自家的西北盐碱地,坚信地质队的承诺:地下水源终将涌现,这里会变回水草丰茂的家园,教马良写下 “沃野” 二字。马良父亲马昌海早已对贫瘠的土地绝望,认为离开是唯一的生路,最终留下爷孙独自离去。一次意外冲突,马良失手推倒马鸣,以为误杀爷爷,恐慌下仓皇逃离,一路寻到马昌海嗫嚅诉说。
父子奔丧途中,警车让马昌海莫名惊恐,强令中巴司机停车,两人在无垠戈壁中徒步回家,在跋涉中发现干涸的土坑泛出潮气,骆驼刺根部透着新绿。马昌海想起父亲常念叨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等句子,才渐渐读懂马鸣对土地的眷恋和对子孙能扎根于此的期盼。
最终,马鸣被确认为自然死亡。而误饮农药的马良经抢救脱险,醒来时,广播传来戈壁正遭遇罕见洪水的新闻,这里重现水域,荒漠植被疯长,马鸣期盼的 “沃野”,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
纪录片导演朱宇的剧情长片首作,由厉震林监制。
评审评语
一部风格极其鲜明的影片,美学风格突出,作者性和艺术性强,在很自信的形式感之下,又展现了得意而忘形的精神性。
影像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人文气质与沉重的情感厚度,炙热的大地在镜头下仿佛有温度,光与热越过画面,像呼吸般将场域的质地直接渗入观众的身体。主题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连接与失落的表达,充满无力感。这种无力既撼动内心,也激起某种怜惜与愤懑并存的复杂情绪。更深的还有关照。
影片强烈的纪录片底色中泛染着诗歌的光,在荒芜中寻找沃野,以影像展现出残酷却富有诗意的美感。大量自然光的运用与野外拍摄赋予作品独特的质感,也让人感受到创作过程的艰辛与执着。
特别关注项目·关注亮点
1.《不东》

项目介绍
儿子罹患罕见病,将逐渐因为呼吸衰竭而死去,为母则刚的陈祎离开自己热爱的媒体行业,转投一家罕见病特效药研发公司,帮助其融资以支撑药物开发。但罕见病药物因为市场太小,融资陷入绝境,公司现金流枯竭。为了争取续命投资款,陈祎与一群背景各异、各有心魔的校友组建了一支跑团队伍,参加3天100公里的戈壁挑战赛。
为期半年艰苦的训练里,队员们之间的信任与团结经受了重重考验,但在陈祎的尊重与帮助下,队友们陆续战胜自我,摆脱困境。陈祎也熬过了自己人生的至暗时刻,并在队友们的合力支持下重装上阵,直面挑战。最终,这个新手团队在戈壁上绽放了各自生命的华彩,陈祎也在向前的脚步中体悟到这条玄奘之路的精神,实现自我超越……
影片由金爵奖最佳纪录片得主吴飞跃与导演、评论家秦晓宇联合执导。
评审评语
跑步题材的运动励志电影,以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为背景,题材涉及罕见病、家庭伦理和体育竞技,比较有市场潜力。
虽然以母亲为救罹患重症的儿子争取药物开发为切入点,较为压抑,但影片并不过分渲染苦痛,而是呈现出一种在逆境中昂扬的生长姿态,在极致的外在环境与极限的身心挑战之中,戈壁的恢弘大气和人类的渺小坚韧形成对照,坚持的精神和意义更显可贵。这种体育精神、团队精神及体育电影特有的“燃点”,对受众有一定的吸引力。
影片整体镜头语言和调度设计运用得当,演员表演细腻,视觉效果真实,完成度较高,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电影成色。
2.《一路长安》

项目介绍
这是一部“道路里的中国”——中国道路上,中国人的中国事件。
影片围绕陕西境内交通情况展开纪录影像,西汉高速、西安城区内交通情况近年来引发普遍关注,具有值得讨论的现实性意义。影片题材符合主流价值观,但视角非常人文,承载了无数民生的场景,人情和法理始终交织其间,又充满了幽默感与智慧,令人触动。
评审评语
交警是所有警种中离人群最近的,纪录电影《一路长安》历时三年,从秦岭出发,穿西汉高速进长安,将镜头对准三个普通的一线交警:驻守在国道上的老交警一心翻山,却又被命运抛回了大山;抵挡在“死亡高速”上的中年交警始终无法看淡生死;奔忙在城墙两边的年轻交警眼见着他从小长大的棚户区拆了又建,经常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蝙蝠侠还是小丑?时代变幻,人群星散,但总有人守在路边,怀着同样的惶恐奋力护你半程……
影片由曾任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执行主编的沈东导演,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雷建军监制。
3.《一息尚存》

项目介绍
马磊是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助理律师,因领导的暗箱操作,被迫携带大笔资金前往偏远山区进行交易。然而途中突发山体滑坡,他连人带车被埋于岩石之下,彻底与外界失联。在狭小的车内,他的手机信号微弱,救援遥遥无期。求生变成了一场倒计时,外界无人可信,马磊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判断,否则只能成为一具沉默的尸体,面对死亡威胁和人性扭曲的挣扎,他唯一放不下的,是他年幼的女儿……
影片努力探索类型片在极端叙事条件下的全新可能,一辆车,一个人,一部手机,为了让整部电影保持极限的一致性,全片选择将视角一直锁在车内。始终把它“囚禁”在车里,形成心理上的封锁。
评审评语
这是一部拍摄方式非常极端,形式非常强烈,表达非常极致的,“封闭空间+灾难”类型片。
独角戏,封闭空间,生命倒计时……影片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里,由一个演员和几组声音撑起了全片,探讨了人性,选择,命运。全片成本控制得当,节奏紧凑,是不错的类型片尝试。
“金鸡报晓”,报的是希望之声,是未来之音。本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制作中项目(WIP)单元终极路演将于11月13日14:00-17:00在厦门天元酒店·天元厅举办。此外,还将举办“【报晓】产业放映”及“一对一洽谈”等活动,入围项目还将获得与国际电影节选片人、海外发行方等专场洽谈机会。
2025年第七届金鸡电影创投大会将于11月11日至11月15日,在厦门天元酒店举办「主单元」、「科幻片单元」、「制作中项目单元」、「金盾计划」终极路演,【报晓】产业放映、推介仪式等活动。邀您与我们一起,在制作中项目(WIP)单元聆听更多动人的初啼,见证更多梦想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