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多年习以为常 体检竟揪出肿瘤

本网专稿 2024-02-23

        家住安康市紫阳县的曾大叔今年59岁,是一位茶农。两年前,他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的症状,总以为是休息不好,一直没有当回事,未特殊治疗。谁料,这一痛,就是两年。

        前些日子,曾大叔来到西安,住到大儿子家,帮忙照顾小孙子,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但他的头疼症状还是未能缓解,总以为是老毛病的他早习以为常,但是儿子不放心,劝他到医院检查。曾大叔来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查,小小头痛竟揪出“幕后凶手”——脑膜瘤!

         西安医学院一附院脑科医院神外一病区主任丁志斌针对他的病情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肿瘤直径大约4cm左右,鹅蛋大小,尽管肿瘤体积目前还不算太大,但其位置非常不好,位于右侧顶叶,紧挨感觉、运动中枢神经和颅内最大的硬膜窦——上矢状窦。由于这一区域手术涉及重要的上矢状窦中后段和大脑的回流静脉,手术难度较大。

        在脑科医院名誉院长刘卫平教授指导下,3个多小时完成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此手术在神经外科领域属于较高难度复杂的手术,术中一旦处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成熟,脑膜瘤手术效果不断提高。


专家有话说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36.6%,总体发病率8/10万,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统计75-84岁年龄组患病率增加到37.75/10万。

01

临床表现

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位置不同,还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在老年人,尤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多见。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尤其在高龄病人。在CT检查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许多患者仅有轻微头痛,甚至经CT扫描偶然发现为脑膜瘤。因肿瘤生长缓慢,所以肿瘤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还不严重。临近颅骨的脑膜瘤常可造成骨质的变化。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头颅CT扫描,典型的脑膜瘤,在未增强的CT扫描中,呈现孤立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占位病变。其基底较宽,密度均匀一致,边缘清晰,瘤内可见钙化。


磁共振扫描,由于核磁共振成像有较好的软组织显示,脑膜瘤有特征性较强的MRI信号,增强后可见肿瘤明显增强,可见脑膜尾征。


脑血管造影各种类型的脑膜瘤都是富于血管结构的,DSA和超选择血管造影,对证实肿瘤血管结构,肿瘤富于血管程度,主要脑血管的移位,以及肿瘤与大的硬膜窦的关系,窦的开放程度都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详细资料。同时造影技术也为术前栓塞供应动脉,减少术中出血提供了帮助。

03

疾病治疗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脑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病人得以治愈。

放射治疗:良性脑膜瘤全切效果极佳,但因其生长位置,约有17%~50%的脑膜瘤做不到全切,另外还有少数恶性脑膜瘤也无法全切。

上述两种情况需在手术切除后放疗。恶性脑膜瘤和血管外皮型脑膜瘤对放疗敏感,效果是肯定的。而一般良性肿瘤的放疗是否有效仍有不同意见。

其他治疗:激素治疗、分子生物学治疗、中医治疗等。

04 

疾病预后

脑膜瘤患者的预后主要是和肿瘤的大小、位置、分级以及切除的程度、采取的治疗方法有关。多数脑膜瘤是良性的,手术治疗有效。手术全切后复发率约20%,部分切除后复发率高达80%。通常脑膜瘤经过手术切除能达到治愈,无明显后遗症,预后较好。



SSS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