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余额不足,你的寒假作业完成了吗?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10”后了,前辈们的寒假是啥样的?那时的寒假作业是咋完成的?“70后”作业单调但假期不单调,“80后”有一群陪自己学习玩耍的伙伴,“90”“00后”忙着补课和填满作业本,而“10后”的作业不再是动动笔头,更创新接地气。
“70后”:语数俩作业本够写一假期
“70后”的寒假作业单调得多。那时的寒假作业都是学校统一下发,语文和数学两个作业本,还没有英语、科学这些拓展项目。尽管作业很单调,但“70后”的寒假生活可一点儿不单调。虽然没有网络,没有各种各样的补课班,却有一群能一同玩耍的同龄伙伴。打口袋、弹玻璃球……“自娱自乐”成了他们寒假生活的关键词。
“80后”:手工小报最经典也最头疼
提到“80后”的寒假作业,手工小报绝对是不得不说的痛。当时没那么大的纸张,还得用2张美术本纸粘起来,然后还得划分板块,怕字写得不整齐还要划线条。绝对是纯手工作业,全手绘。文字都是自己写上去的,内容大多喜欢摘抄,名人名言、科学小常识、脑筋急转弯,能想到的都用上了。
令人头疼的小报加几本《寒假生活》作业册,难不倒“机智”的“80后”。那时班上总有几个学霸在刚放假时就狂做寒假作业,所以通常在第一次返校时,这些范本就成了孩子们“借鉴”的榜样。
“90、00后”:作业堆成山,假期比上学忙
“不是在补课,就是在去补课的路上”成为很多“90、00后”假期状况的真实写照。补课占去大半时间,作业依然堆成小山,“烧脑难度”还提升不少,作业册里总有一些完成不了的题,摆明是考家长的。
“10后”寒假作业:可谓是汇聚了前几十年作业之精华,除了有基础的纸质作业及手抄报外,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另类”作业:
1、拍视频
要求孩子录制一段视频配上传到班级群里,孩子需要有一定的电脑编辑能力,需要配上标题、文字。
2、各种打卡(如:运动、英语阅读)
假期要求孩子每天坚持运动,将运动的实践内容发到班级群里,哪怕是最基本的走路、跑步都是可以的;每天阅读英文绘本,将阅读量统计发送到班级群里。
3、社会实践
亲近大自然”、“动手小实验”、“家庭小帮手”、“实践与体验”、“消费与理财”……等全方位立体作业,培养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这些作业有时还需要身为“80、90后”的父母们配合一同完成, 这就让爹妈们再一次重温童年的“噩梦”。但是,有付出总有收获,这些内容多元、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充满趣味寒假作业,让“10后”这些祖国的“小树苗”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相信当这些“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一定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