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2025年电影科技发展创新座谈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宣部电影局向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电影局),承办单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宣传部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协办单位潇湘电影集团,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媒体朋友们对中国电影科技事业的持续关注与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两次到湖南考察,都对文化和科技融合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他要求我们“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为电影与科技的进一步融合指明了方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创作、生产、传播乃至欣赏电影的方式。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电影科技在重点领域多点突破,人工智能电影行业垂类应用加速探索,电影数字资产平台建设开始起步,以CINITY LED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格式放映系统快速推进,虚拟现实电影新形态落地生根,电影技术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电影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向新阶段。
然而我们深知:墨守成规者,终将被时代淘汰。拥抱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电影继往开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仅关乎提升票房、增强视听体验的技术层面革新,更深层次地触及到电影艺术的表达边界与内涵。技术的进步赋予创作者前所未有的工具和可能性,可以让我们用更丰富的手段来讲述那些曾被时间或地域所隔绝的故事,也为观众提供更真实、逼真的临场体验。因此:
首先,要坚持科技与创作深度融合,让电影更加好看。电影是艺术灵感与技术实现的共同体。技术的每一次创新和突破,都为电影讲述故事、塑造人物、传递情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正如《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流畅震撼的视效,《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构建的宏大科幻、奇幻世界,《封神》呈现的东方神话美学奇观,《东极岛》《澎湖海战》中极其复杂的大量水上水下海面视效,这些作品的成功实践,正是数字技术赋能创作、创作激发技术创新的生动例证。在技术日新月异、迭代发展的当下,我们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电影创作过程正在发生的质的飞跃,比如智能剧本孵化、视觉效果与数字合成自动化、叙事节奏优化等新兴技术;要持续推动电影数据要素有序流通、高新格式放映体验提升;要利用技术创新打造既具备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又富含情感深度与文化厚度的电影作品,满足广大观众对高品质视听体验的期待。
其次,要充分利用中国电影大市场的优势,继续推动电影技术创新发展。今年以来,国家电影局先后下发了《关于规范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关于发展和规范数字电影LED影厅的通知》等技术性文件。两个文件实施以来,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共识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技术力量正在汇集,越来越多的成果正在快速推广。虚拟拍摄方面,山东青岛、江苏无锡、浙江横店的实践还在深化,重庆永川科技片场开始崭露头角,浙江德清博采虚拟影视基地、江苏周庄数字化制作棚等又如雨后春笋般展现出新的生机。虚拟拍摄融合数字资产建设、实时渲染引擎、LED屏幕墙阵列、动作捕捉系统与AI驱动的虚拟角色/环境,极大地提升了创作效率,并已经能够赋予画面真实的质感、丰富的层次以及更具表现力的空间关系,与传统拍摄外景地形成互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全行业要抓住机遇,利用中国电影大市场的优势,借助技术的翅膀,乘势而上!
当然,我们要清醒看到,在成像器件、图像引擎、后期与视效制作软件、图形处理器(GPU)、集成媒体模块(IMB)、AI基础模型与核心算法、AI编程框架与生态体系等底层原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距离电影强国要求尚存差距。下一步,我们要紧紧依靠中国电影大市场,依靠全社会广泛的科技力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通过更多的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实践,推动中国电影技术向前发展。
第三、要坚持以标准引领产业,让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标准是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基石,在全国电影标委会和电影技术领域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电影行业标准陆续出台,我国电影技术标准体系走上正轨。目前,虚拟现实电影系列技术标准正在加快研制当中,继立体放映之后,LED光学标准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立项,国产技术标准开始走出国门;我国专家成功担任ISO/TC 36人工智能特设小组召集人,这是我国电影技术在国际电影标准化领域的重要起步。今后,要加快构建覆盖电影全产业链、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尤其在人工智能、高新技术格式电影、数字资产等新兴领域,要前瞻布局、科学谋划、率先发力,推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应用高效协同发展。
今天的座谈会,我们期待大家深入探讨电影与科技如何更好融合这一核心命题,期待听到:国家数字资产平台如何更好建设?数字技术在电影特效、动画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是什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点燃创作灵感?如何建立更完善的AI工具库,让其成为创作者可及的生产力提升手段?如何利用虚拟拍摄技术提升现场感和效率? VR/AR如何更好地被用于拓展叙事边界或提供观众互动的新形式?VR/AR叙事、生成式影像等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未来将如何影响电影产业格局?LED放映系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给以电影为龙头的影像带来怎样的融合发展?新能源如何赋能电影业?等等。我们都期待这些问题都会给电影行业带来美好的答案。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即将迈入“十五五”时期,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目标越来越近,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多,但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干劲。这份信心、底气和干劲,来自于中国电影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来自于我们广大的电影市场、广泛的观众基础、丰富的文化资源、活跃的创作生态,也来自于在座各位——中国电影科技中坚力量的智慧、力量与担当。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的精神,中国电影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新时代!
预祝本次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