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之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宝塔山

西影视频文旅频道 2021-07-29

宝塔山,位于延安城区中心,因为山上建有宝塔而得名,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最著名。宝塔山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是有名诗人贺敬之的名句,它热情的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宝塔山下,还有许多历史文物和现代革命文物,如烽火台、摩崖石刻、范公井、古城墙、摘星楼、嘉岭书院、日本农工学校等,在历代的摩岩石刻中,宋代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富有盛名。 

在宝塔山还可以登上宝塔(需要另外付费10元),在塔顶可以看到延安城的全貌。在宝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在延安期间,这口大钟曾经用来报时和报警。

延安古名肤施,是西北的边塞重镇。宋代韩琦、范仲淹曾在此镇守。宝塔山为历代守将必去之处。宝塔建于唐代(一说明代),塔高44米,9级,为八角形砖塔。塔内有阶梯,可登塔顶。山上还有范公井、摘星楼、东岳庙、嘉岭书院、烽火台等古迹。明延安知府顾延寿有诗曰:"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塔底层两个拱门门额上还分别刻有"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塔旁还有钟一口,明崇祯年间铸造,击之声彻全城。

宝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题刻的"嘉岭山"隶书最著名,还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

宝塔山的人文景观也独树一帜。早在盛唐时代,山上就建有宝塔,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将,在宝塔山屯兵设寨 ,戍边御敌,留下众多文物古迹。明清时期,庙宇林立,红极一时。近代,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色首都--延安的标志和象征而闻名于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随着延安成为传统教育的基地和旅游圣地,宝塔山也成为中外游客到延安旅游的热线,累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宝塔山,视察革命圣地的变迁。



SSS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