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回复内容
《延安·延安》第19集 一组鼓舞人心的邮票
《延安·延安》第19集 一组鼓舞人心的邮票简介
热度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的示范作用,从馆藏中遴选出百件珍贵革命文物,讲述百集红色故事,真正做到让革命文物“发声”,让历史资料“说话”。

《延安·延安》第01集 艰苦创业的故事
《延安·延安》第02集 “实事求是”石刻的故事
《延安·延安》第03集 《沁园春·雪》与小炕桌
《延安·延安》第04集 刘志丹穿过的大衣
《延安·延安》第05集 父子深情
《延安·延安》第06集 信念--白求恩的故事
《延安·延安》第07集 毛泽东和他的小青马
《延安·延安》第08集 人民拥戴刘志丹
《延安·延安》第09集 红色摇篮
《延安·延安》第10集 群众与领袖
《延安·延安》第11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题词
《延安·延安》第12集 用实干交出“挑战答卷”
《延安·延安》第13集 高唱东方红 建设新中国
《延安·延安》第14集 一部启迪后人的经典之作
《延安·延安》第15集 英雄的战士 不朽的题词
《延安·延安》第16集 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马海德
《延安·延安》第17集 中国金融的红色记忆
《延安·延安》第18集 模范县长刘秉温
《延安·延安》第19集 一组鼓舞人心的邮票
《延安·延安》第20集 民主人士李鼎铭
《延安·延安》第21集 红军医圣--傅连暲
《延安·延安》第22集 榆木炮和假机枪
《延安·延安》第23集 《复电》--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延安·延安》第24集 南泥湾的老镢头
《延安·延安》第25集 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
《延安·延安》第26集 四八烈士 虽死犹荣
《延安·延安》第27集 新歌剧的里程碑--《白毛女》
《延安·延安》第28集 周恩来的“三用”大衣
《延安·延安》第29集 延安窑洞有马列
《延安·延安》第30集 一个从群众中走出的群众领袖
《延安·延安》第31集 成仿吾的党证
《延安·延安》第32集 光明在前
《延安·延安》第33集 延安窑洞对
《延安·延安》第34集 王補梅--军队人民的母亲
《延安·延安》第35集 三位书记和两个馒头
《延安·延安》第36集 永不屈服的战士--王若飞
《延安·延安》第37集 刘巧儿与马锡五的审判方式
《延安·延安》第38集 挥手之间
《延安·延安》第39集 誓将悲痛化征程
《延安·延安》第40集 人民电影的先锋
《延安·延安》第41集 毛泽东和警卫员“捉迷藏”
《延安·延安》第42集 军威壮歌
《延安·延安》第43集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延安·延安》第44集 群众艺术的先驱--杨醉乡
《延安·延安》第45集 陕北好江南
《延安·延安》第46集 平凡而伟大的陕北女性--同桂荣
《延安·延安》第47集 石窟中走出的书店
《延安·延安》第48集 光辉题词照千秋
《延安·延安》第49集 延安小纺车
《延安·延安》第50集 窑洞大学育英才
精彩视频
换一换
《纪录之声》 城墙景区盛唐天团
米脂县宣传片
米脂县宣传片向观众讲述米脂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和多彩绚丽的人文风光。
野火“烤”不尽:第一集《燃一把火》预告
云南边境傣寨的原始火烧猪,史上最大的猪肉大串,全村人大型集体烧烤劳动,体现着食物和家庭、家族之间的深刻关系,展现最原始的烧烤方式「燔」。潮汕揭阳的火龙庆典,拉开了庖丁解牛外科手术般的烧烤新吃法,把食材进行更加极致的分割和处理。而史上最贵的烧烤单品,潮州炭烧响螺,则是将食物发挥到极致的典型代表,螺壳即是烧烤盛具,简单的加工方式加复杂的烧烤工序,让一道炭烧海鲜烤出了排队等半年的饕餮秘密。千里之外的东北,不挑骚筋的黄纸炭烤猪腰和二人转演出后必吃的老李月牙骨,更是冰天雪地里的极致口味刺激。
《风起秦川》
《风起秦川》国家安全主题微电影,讲述了秦朝农贸专员田律和胡正参加魏国农业展销会。已经被利诱的胡正为了回扣试图说服田律签定“绝户种”购买协议。田律发现蹊跷,将计就计,最终阻拦了一场农业危机。微电影在法制日报公众号首发。
《卢沟桥:我们的纪念》张自忠
【襄阳陈家集村三代人守护一块墓碑55年】 张自忠是抗日战争时期壮烈殉国的抗日英雄,他在枣宜会战中身中7弹壮烈殉国。湖北襄阳陈家集村是他的初葬地,在这里,他的墓碑被一家人守护了55年,最终被珍藏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卢沟桥:我们的纪念》斯诺的采访包
【美国记者抗战时期采访包在北京这个纪念馆首展】《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美国记者斯诺,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其采访包作为红星照耀的起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次展出,让红色中国的往事更为清晰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千年文物》宣传片
《边城好味》央2播出版_03
中国幅员辽阔,东北的小兴安岭和西南的云南边陲直线距离接近5000公里,当北方还在冬天里的时候,南方的坚果和甘蔗已经开始丰收;而北方的秋天到来,五彩斑斓的森林也是南方不曾呈现的景致。可是,无论有着怎样的反差,每一片土地都会在它最适合的季节里孕育出最适宜的产物,成为一方水土的标志,成为人们的世代传承。
《国家工业记忆》第六集:北京时间制造者
由陕西省工信厅和西影传媒共同出品的9集国家工业遗产保护系列纪录片《国家工业记忆》,于2024年国庆期间(10月1日至9日)在西部电影频道和西影视频首播。本集讲述了隐匿在陕西蒲城县西北金帜山中的专用短波授时台,以热血和执着扎根西部,矢志报国,把“时间”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用世界最完善的中国授时体系,托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技强国之路。
我们的丰收:第四集《龙口夺食》(央2播出版)
陕西小麦丰收是陕西主粮丰收的基础,可受天气影响,今年必须在4天4夜收完3000亩种子田。龙口夺食,必须成功,而难点就在于既要争时效,又要保质量。薛强,经济学硕士毕业,是麦田里专门研究农业机械化的高手,也是这次龙口夺食的主力军。他一方面调兵遣将,协调托管员、农机手、拉运车团队紧密配合,一方面排兵布阵,对3000亩小麦种子田有序分配,争取丰收。杨先锋,带领农机团队要紧锣密鼓收完3000亩麦田。能不能丰收,在于争分夺秒的抢收,也在于机器收割的“减损”。现场意外不断,“收麦高手”力争机收减损,小麦丰收。
确认支付是否完成
已完成支付
支付遇到问题,重新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