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回复内容
《国家工业记忆》第三集:战火中的工业遗迹
《国家工业记忆》第三集:战火中的工业遗迹简介
热度

由陕西省工信厅和西影传媒共同出品的9集国家工业遗产保护系列纪录片《国家工业记忆》,于2024年国庆期间(10月1日至9日)在西部电影频道和西影视频首播。本集讲述了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奋斗不屈和众志成城,也为中国现代化工业留下了永恒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的宝鸡申新纱厂。

精彩视频
换一换
重磅纪录片《领航新征程》
《一脉凤香 经典传承》 陕西西凤酒厂工业遗产申报宣传片
《一脉凤香 经典传承》陕西西凤酒厂工业遗产申报宣传片以三千年无断代酿造为脉络,聚焦老窖池、古法工艺等工业遗产,展现西凤酒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彰显文化遗产价值,弘扬匠心精神与凤香经典。
《边城好味》央2播出版_06
《卢沟桥:我们的纪念》抗战老兵烧纸
【浙江东阳110岁抗战老兵每年烧纸纪念战友“你们的名字我替人间记着”】他叫任世朝,现居浙江东阳市。他是110岁抗战老兵,每年冬至的时候都挑着一大箩筐纸烧给战友,他说那些抗战死去的战友大多都没有子女,他担心这些战友牺牲后没有人记挂他们。“你们的名字 山河记得 人民不忘”致敬抗战老兵!致敬永不褪色的荣光!
《国家工业记忆》第九集:扶摇直上问苍穹
由陕西省工信厅和西影传媒共同出品的9集国家工业遗产保护系列纪录片《国家工业记忆》,于2024年国庆期间(10月1日至9日)在西部电影频道和西影视频首播。本集带你走进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航天六院。
《纪录之声》赵季平艺术中心童声合唱团7.5修改版
第一集【千年之约】
1984年,石泉县一位农民在河道里发现了一个蚕状物件,后来经鉴定它来自2000多年前的西汉,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件国宝就是鎏金铜蚕,现被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件国宝的出土给石泉县的桑蚕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一场“鎏金铜蚕 丝路之源”的产业革命在这座西北蚕桑第一大县上演。面对养蚕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当地积极应对,调整发展策略;面对蚕桑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问题,石泉借助鎏金铜蚕的文化价值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据统计2022年石泉县旅游收入超过34亿元。
野火“烤”不尽:第一集《燃一把火》预告
云南边境傣寨的原始火烧猪,史上最大的猪肉大串,全村人大型集体烧烤劳动,体现着食物和家庭、家族之间的深刻关系,展现最原始的烧烤方式「燔」。潮汕揭阳的火龙庆典,拉开了庖丁解牛外科手术般的烧烤新吃法,把食材进行更加极致的分割和处理。而史上最贵的烧烤单品,潮州炭烧响螺,则是将食物发挥到极致的典型代表,螺壳即是烧烤盛具,简单的加工方式加复杂的烧烤工序,让一道炭烧海鲜烤出了排队等半年的饕餮秘密。千里之外的东北,不挑骚筋的黄纸炭烤猪腰和二人转演出后必吃的老李月牙骨,更是冰天雪地里的极致口味刺激。
《卢沟桥:我们的纪念》抗战老兵回忆胜利
【杭州103岁抗战老兵回忆抗战胜利那一天】他叫陈慎,16岁那年母亲在日寇轰炸时遇害,他弃笔从戎,上一线亲杀日寇为母报仇。回忆起抗战胜利那一天,这位103岁的抗战老兵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如今,陈慎身体依旧硬朗,还能偶尔去跳跳广场舞,也即将迎来属于他的抗战胜利80周年荣光。
野火“烤”不尽:第五集《无处不烤》
辽宁丹东小巷里卖早点的小铺子,早7点开始营业排队便挤破了头,不是豆浆油条不是包子混沌,而是一人一炉的烧烤串。东北人爱吃烧烤的那个劲儿,非常狂热。自由奔跑的广东走地鸡,泥巴一糊,放入大缸一烤,隐秘的村里藏着乞丐烤鸡,再偏的地儿也顶不住食客的嘴。长春的热炕头上,大妈悠然切着肉,指挥着来往食客。中国陆地最南边的湛江,靠海吃海,就地取材,热情炙烤,属于青春的张狂和热爱淋漓尽致展现,无处不烤。
确认支付是否完成
已完成支付
支付遇到问题,重新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