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回复内容
科学连线第十九期:原子钟--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九期:原子钟--中国数字科技馆简介
热度

中国科协合作内容

科学连线第一期:寻找地外生命--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二期: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会发生什么?--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三期:机器人的新纪元--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四期:地球、火星与空间探索--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五期:元素周期表150年--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六期:21世纪的化学会如何发展?科学家等你来聊--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七期:美国首席科学家科赫为你解读,脑死亡可以逆转吗?--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八期: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为你解读,怎样找到对抗新冠病毒的药物?--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九期: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生命演化为何突然加速?--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期:解读欧洲人脑计划--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一期:“返老还童”可以实现吗?--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二期:寻找火星生命--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三期:6月6日,天文学家揭秘如何给黑洞“拍照”--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四期:恐龙是如何长出羽毛的?--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五期:极大和极小--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六期:“对话诺奖:日常世界真的服从量子力学吗?”--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七期:对话诺贝尔奖得主彼得·杜赫提教授 ——新冠疫情与科学之路--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八期:神经科学药物研发——从精神分裂症到阿尔茨海默病--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十九期:原子钟--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二十期:对话诺奖——化学,通向生命的阶梯!--中国数字科技馆
科学连线第二十一期:对话诺奖——21世纪生命分子与人类福祉
精彩视频
换一换
《院士来了》房喻院士寄语青少年
房喻院士寄语青少年,他指出青少年应从小培养向别人学习、向社会学习的习惯,不断成长,通过各种途径去欣赏科学,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
陈志南院士寄语
“陕”耀光芒:张国伟院士 探究中国脊梁
张国伟出生于1939年,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地质科学教学和研究。他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缘为导向,重点解剖秦岭造山带,考察综合对比全国和世界各主要造山带与地块,在早前寒武纪地质、秦岭造山带及其两侧地块和华南大陆地块形成演化与动力学、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等领域做出突出科学贡献。
小艾带你了解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陕”耀光芒:关杰院士 胸怀强国梦丹心铸钢魂
关杰出生于1939年,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连续铸钢设备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参加过各类连铸设备和成套设备的设计和研制,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等三十余项。他作为总设计师主持了中国第一套立足国内研制的年产板坯百万吨级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攀钢1350毫米板坯连铸机成套设备并获得成功,扭转了中国国内大型板坯连铸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陕”耀光芒:山仑院士 农稳社稷 粮安国匠
山仑出生于1933年,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植物抗旱生理及旱地农业与节水农业研究,在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基础、提高半干旱地区农田降水利用效率的综合途径、有限灌溉水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做了系统的工作。他从植物需水与半干旱地区农业水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作物对多变低水环境适应性的科学概念,证实多种作物一定生育阶段适度水分亏缺可产生生长、生理和产量形成上的补偿效应,节水与增产目标可以同时实现,为推行节水农业提供了有力根据。现致力于植物整体抗旱性、节水农业生物学基础和我国以黄土高原为中心的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
“陕”耀光芒:李佩成院士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
李佩成院士前瞻性提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及相应技术方法,用于救治西安水荒,开拓性推进了旱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陕”耀光芒:别人眼中的李佩成院士(下)
李佩成出生于1934年,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农田水利、水文水资源、地下水渗流、国土整治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研究,为建立农业领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技术体系做了奠基性工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身边的家人、同事和朋友眼中的他又是怎样的,和工作中的他有什么不同。
价格相同!管壳式换热器选弓形还是螺旋?选错亏大了(性能差 20%)
空军主题宣传片《为你》发布 多型武器装备震撼画面首次公布
确认支付是否完成
已完成支付
支付遇到问题,重新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