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板腔是流行于陕西乾县、礼泉、兴平等地的传统地方剧种,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壮,高昂激扬,又委婉细腻,柔和清亮,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观众特色和民歌韵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