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回复内容
【30年·30事】高新区奠基开工
【30年·30事】高新区奠基开工简介
热度

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第一批26个国家级高新区,西安高新区由此诞生。经过30年的发展,高新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和生物医药等5大优势产业集群为主导的“5561”产业体系,很多事件值得被铭记。

【30年·30事】西安软件园成立
【30年·30事】干部人事改革的率先突破
【30年·30事】唐延路及唐城墙遗址公园开工
【30年·30事】高新一中、一小、一幼建成投用
【30年·30事】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成立
【30年·30事】第一家外资企业入区并投产
【30年·30事】火炬大厦开工建设
【30年·30事】高新区奠基开工
【30年·30事】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成立
【30年·30事】第一批企业注册
【30年·30事】一批入区企业成为国际标准、国标和行标制定者
【30年·30事】西安市开发区条例颁布实施
【30年·30事】西安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
【30年·30事】西安科技大市场建成投用
【30年·30事】三星电子项目落户及西安高新综保区获批建设
【30年·30事】“西安光机所”模式备受关注
【30年·30事】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开发建设
【30年·30事】被国家确定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
【30年·30事】“二次创业”全面启动实施
【30年·30事】美光项目落户及西安出口加工B区设立
【30年·30事】西安创业咖啡街区开街迎客
【30年·30事】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30年·30事】打造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
【30年·30事】第一家离岸创新中心揭牌
【30年·30事】科技部批准建设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
【30年·30事】携手前海打造丝路(西安)前海园
【30年·30事】高新区托管“三区一县”12个镇(街)
【30年·30事】辖区内地铁6号线路通车运营
【30年·30事】铂力特成为全国第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
精彩视频
换一换
“陕”耀光芒:房喻院士 潜心科研报国志
专题片通过“少年笃志求学路”“潜心科研报国志”“学高身正为师范”“躬身科普著新篇”四个章节讲述房喻院士潜心四十载,以学术为生命,以教育为使命,用“中国制造”打破技术垄断的辉煌科研之路。
“陕”耀光芒:姚熹院士——西迁精神铸魂 材料科学筑梦
姚熹院士出生于1935年,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在双晶和多晶界面的研究中发现了陶瓷晶粒的压电共振现象,对铁电体中的极化弛豫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发展机敏材料有重要意义。他倡导了二型介质瓷料的产业化研制,推动弛豫铁电单晶、反铁电陶瓷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研究,促进了国家功能材料领域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率先开展纳米复合材料和铁电集成器件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多个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的问题,加快了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并解决了国家“卡脖子”技术需求。
“陕”耀光芒:汤中立院士 “镍都”拓荒者 时代“孺子牛”
汤中立出生于1934年,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岩浆矿床的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开拓者之一。他提出了“深部熔离——多次脉动式贯入——终端岩浆房聚集成矿”模式及“小岩体成大矿”成矿理论,所做研究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外被广泛引用,对我国的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陕”耀光芒:李佩成院士 “三水统观统管”理论
李佩成院士前瞻性提出“三水统观统管”理论及相应技术方法,用于救治西安水荒,开拓性推进了旱区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陕”耀光芒:关杰院士 胸怀强国梦丹心铸钢魂
关杰出生于1939年,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连续铸钢设备的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先后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参加过各类连铸设备和成套设备的设计和研制,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等三十余项。他作为总设计师主持了中国第一套立足国内研制的年产板坯百万吨级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攀钢1350毫米板坯连铸机成套设备并获得成功,扭转了中国国内大型板坯连铸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陈志南院士的“一千零一页”
「生命的纪元——沉浸式探索体验」官方宣传片
继现象级体验「消失的法老」之后,博新全宇宙(西安)沉浸式探索中心正式开启第二部大空间虚拟现实作品——「生命的纪元——沉浸式探索体验」,于7月28日与观众见面。作为“2024法中文化旅游年”及“中法文化之春-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呈现”项目,「生命的纪元」在45分钟的体验中带领观众踏上一次贯穿35亿年前直至未来的冒险之旅,穿梭时空,回到过去,邂逅令人惊叹的远古生物,亲历生命的美丽和富饶,纵览各主要地质时期的史前地貌景致:从太古宙(距今35亿年前)生命最初迹象、寒武纪(5.22 亿年前)动物生命起源,石炭纪(3.14亿年前)壮观森林形成、白垩纪巨型恐龙时期(6700万年前)甚至人类生命的崛起(10万至6万年前)。这些史前地貌景致呈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各类生命物种,帮助观众感受并理解多重生命形态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仅如此,整场体验还内蕴中国元素,还原了寒武纪时期的中国云南澄江及其周围地区,令观众们得以“亲身”走进浅海,用双眼见证并探寻史前中国的地质与生命景观。「生命的纪元」通过法国Excurio、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及其科学家们的紧密协作,力求将这项沉浸式探索体验进行准确地呈现。整个项目从剧本创作到3D建模,乃至图形和声音的创作过程都得到了来自古生物学家、古植物学家、进化学家和生物声学家们巨大的贡献。「生命的纪元」以梦幻般的感官体验,伴随偶有的幽默感表达,让每一位观众沉浸在生命世界之中,并确保所呈现的信息都得到严格的科学验证。每当观众在体验中发现某个史前地貌景致时,都会被科学地告知身在何处,以及该纪元的具体特征。
202403人工智能研讨会
《院士来了》房喻院士寄语青少年
房喻院士寄语青少年,他指出青少年应从小培养向别人学习、向社会学习的习惯,不断成长,通过各种途径去欣赏科学,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
“陕”耀光芒:张国伟院士 探究中国脊梁
张国伟出生于1939年,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地质科学教学和研究。他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缘为导向,重点解剖秦岭造山带,考察综合对比全国和世界各主要造山带与地块,在早前寒武纪地质、秦岭造山带及其两侧地块和华南大陆地块形成演化与动力学、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等领域做出突出科学贡献。
确认支付是否完成
已完成支付
支付遇到问题,重新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