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商洛市农村电影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商洛新创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

家动态 2020-05-22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商洛新创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按照“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经营思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服务基层群众,热心为农民群众服务,探索农村电影放映新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70支放映队累计放映公益数字电影85512场,受惠群众达1054万人次,放映覆盖率100%。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规范管理,重视队伍建设,使放映落到实处,促进商洛农村电影放映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施商洛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公司先后制定了《商洛市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管理办法》、《商洛市农村电影放映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使农村电影放映管理更加规范化。重视队伍建设,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累计培训从业人员450人次,提升了放映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针对农村电影放映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实际情况,公司利用GPS监控平台对全市放映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科学统计放映场次,通过夯实目标责任、定期实地检查验收等工作措施,确保年度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完成,使国家电影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农村电影放映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努力发挥电影的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作用。在工作中,公司订购了中药栽培、家禽饲养、科学种植等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的科教片,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优秀国产故事片,在重要时间节点先后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扶贫攻坚”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基调昂扬、内容丰富的主题放映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为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有力发挥了电影宣传政策、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工作的作用。
       (三)服务基层,提供优质服务,建设集镇电影广场。树牢服务理念,尽职尽责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对放映设备分批分次进行更换,及时维修基层设备,确保放映质量。遵循少量多次,影片订购多样化原则,满足农民群众看新片需求。定期下基层送技术、送服务,现场解决基层困难和问题,受到基层放映队的欢迎和好评。与此同时,根据政府移民搬迁和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提出“电影跟人走”的工作思路,在商洛全市移民集中安置点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了126个有固定场地、固定设施、固定放映队的集镇电影广场,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放映,改善了群众观影条件,满足群众观影新需求,增强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在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此做法得到省广电局领导的高度赞许和认可,并且作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创新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宣传。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全市放映设备亟待更新。放映设备是保证放映质量的基本前提,目前商洛全市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已经接近报废期,设备故障率高,银幕亮度低,投影仪光通量减少等老化情况严重,严重影响了放映的质量和观影效果。对此,我们在自筹一部分资金的基础上,急需政府鼎力支持一部分资金,来更新放映设备,以确保放映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观影条件不能满足需要。农村电影基本上是以流动露天放映为主,这种放映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型农村观众的需求。在今后工作中,亟待政府牵头,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乡镇电影院建设,改善固定放映点设施,逐步实现由“室外向室内”、“由流动向固定”、“由站着向坐着看”、“由看得上向看得好”四个转变,使农村电影放映全面提质升级,满足农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三)国家计划场次不能满足群众观影需求。由于政府撤乡并村工作进行,行政村合并之后区域很大,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满足不了群众观影需求,亟待政府将社区放映纳入国家购买场次,使公益放映实现均衡,以满足群众观影新需求。